最近一个月以来,商品市场波涛汹涌。以动力煤为首的煤炭及钢材板块演绎了一场“过山车”行情。市场普遍认为,行情出现转折与政策调控有关。其实,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过热症状的合理消退,正所谓“爬得越高,摔得越惨”。
早在今年5月中旬,以螺纹钢为首的黑色板块,有过一段从6200元/吨到4600元/吨的急跌行情。螺纹钢市场汲取教训,以后的反弹相当谨慎。当螺纹钢主力合约爬到5800元/吨附近时,在“不搞运动式减碳”的“警告”下,螺纹钢又出现一波调整。但至10月11日,螺纹钢主力合约竟然涨至5800元/吨之上,这就有点“铤而走险”的意思了。其间,交易所保证金提高、平今手续费加倍等各种降温手段都用上了。
动力煤是与发电、供暖相关的重要基础商品,市场并不将其划分在黑色板块中,而将其归为能源化工板块。在突破往年的高点600元/吨之后,国庆节前动力煤主力合约已涨至1408元/吨;10月8日,日盘回调,但夜盘再度拉涨;10月11日,开盘直冲涨停。此时,全国多地已经开始拉闸限电,主因是煤价暴涨而电价不涨导致的煤电价格倒挂。在市场上空头看来,动力煤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民众生活,动力煤注定要演绎“最后的疯狂”!10月19日,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拉升至1982元/吨,直逼2000元/吨大关。随即动力煤期货开启一波下跌行情:从10月19日的1982元/吨,跌到11月2日的841元/吨,11个交易日下跌1100多点。
动力煤价格大跌,双焦自然也撑不住。加上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影响,螺纹钢、热卷、铁矿石等进一步跟着大跌。整个黑色板块全线坍塌。甚至与煤炭相关的产品也开始大跌,比如建筑玻璃、PVC等。
那么,多头在逻辑上犯了什么错?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下,钢铁、煤炭价格呈周期性上涨态势。由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,生产恢复较快,汽车、家电等出口需求旺盛,加之“双碳”背景下供给压缩,随着冷冬逼近,钢铁、煤炭价格必然上涨。特别是当拉闸限电出现时,国家还推进了电价结构性改革。但是,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。当动力煤价格已为往年高点的2—3倍时,一些地方还在坚持减产,搞“运动式减碳”。而多地区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、生活,此时多头还在拉升动力煤价格,当真是误判了形势。
我们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中长期规划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减少是以其他替代能源的发展为前提,绝不能以牺牲民生、搞垮经济为代价。从环保角度看,煤炭价格比往年稍微贵一些有利于节约能源,但也只能从碳权上体现,即使用者除了买碳外,还要买碳排放权,煤炭本身的价格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。
采暖季已经到来,煤炭、钢材及部分建筑材料企稳反弹,但反弹空间由市场决定。不过,动力煤从控制坑口价这个源头开始,反弹力度应该不会大。发电、供热成本通过长期协议得到控制,房产税试点也将铺开,煤炭、钢材及部分建筑材料价格阶段性顶部应该已经确定了。